“面试时始终保持微笑”“尽力迎合面试官的喜好”“不该问的不问”……如今,不少大学生谙熟面试技巧,照搬求职“面经”,模式化的表现给人做作和虚伪的感觉。
2011年,一档全新求职节目《职来职往》在热播。“节目在还原面试现场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年轻人,特别是一些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职来职往》的18位面试官之一,某教育集团副总裁于洪泽对校园招聘关注颇多。
2012年就业高峰已至。即将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该如何充分展现自我,在面试中赢得加分?就此,于洪泽、国家人才测评师刘宁等人力资源专家提出中肯建议。
“面经”并非求职宝典,盲目套用可能适得其反
“一到面试现场,发现垃圾便马上捡起来,看见凳子倒地就箭步相扶。”某大学论坛里,一则求职“面经”正在热传。
“所谓‘面经’,只是其他求职者总结的面试技巧和经验。如今,这些仅供参考的文字,却成了一些应届大学生的求职宝典。”大四学生王文强说,不少同学都热衷从网上淘“面经”,并用心研习模仿,刻意包装自己。
“‘面经’和技巧虽有一定辅助作用,但是过犹不及。”刘宁曾组织、参与多场校园招聘,对大学生的表现印象深刻:“有的学生一直摆出微笑的姿态,让人感觉很假,很做作;有的学生知道企业看重实习、兼职经验,就在简历中罗列出一长串实习经历,但多数只是走马观花,没有得到真正锻炼;有的为了凸显自己,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拼命抢当领导者,但实际性格、能力却更适合成为团队合作者;有的从问题里揣测面试官的意图,给予过多迎合性和示好性,甚至同一问题,不同面试者的回答竟然完全一致或十分类似。”
“其实,不同企业对同一问题的看法迥异。比如对待询问工资,有些企业认为还没有确定能否来工作就谈报酬,这个人很不职业化,有些企业则认为对自己基本权益都不关心的人,怎么能够对工作负责任。如果盲目套用,很可能弄巧成拙。”于洪泽说。
专业能力有硬伤,就像一个气球越吹越大,里面却是空的
“看一样的‘面经’,背一样的答案,做一样的手势,摆一样的微笑,过于看重华而不实的包装,反而让人丢掉了最本色、最重要的东西。”采访中,刘宁不无感慨。
“有的应聘者西装革履,外形靓丽,却疏于专业,对面试官的提问不理解,甚至答非所问。”王文强是《职来职往》的忠实观众,对一些选手的表现深有感触:“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张超,没有通过普通话等级考试;名校经济系的吴珊珊,回答不上一个最简单的经济学常识;学会计的不知道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应聘市场营销职位的不懂营销‘4p’是什么;回答如何在媒体上推广扬琴,一位应聘策划职位的小伙子只说了自己的爱好。”
“专业能力是起码的录用标准,这方面有硬伤,面试显然不能过关。”可口可乐公司公共事务及传讯部经理高旭峰说。
找不准兴趣点,获得的岗位可能成为鸡肋
“您觉得哪个岗位适合我?我该应聘哪个职位?”在面试现场,高旭峰经常听到这样的提问。“面对求职,很多应届大学生显得茫然无措,他们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卖点所在,也不明白将来到底要干什么,对自身缺乏定位,职业规划模糊。”
春节前,王文强成功签约一家水泥公司。此前,他也经历过类似困惑。“我学的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但有过不少市场营销实践,曾梦想成为营销经理,因此对就业选择很矛盾。咨询就业指导老师后,我重新规划了职业生涯,选择了对口的水泥企业,希望能发挥专业优势,三五年内从技术员走到中控室主任岗位,并逐步涉足邻近的混凝土、玻璃、陶瓷行业。”
“第一份工作很重要,经验对未来也很重要。你是适合做后勤支持还是在前线冲锋陷阵,你真正的兴趣点在哪儿,为什么找这个岗位,想体现什么价值,在前期要有清晰的定位。有的学生想先找份工作,不行再换,这种心态是恶性循环,经常是换一家走一家,不仅职业不稳定,也会失去很多机会。”刘宁说。
往往适合你的工作,都是你看不上眼的工作
签约水泥企业时,王文强没有进实验室,而是选择了下车间。“呆在实验室检验样品,只能明白原料和熟料的成分,如果从一个个车间走过,就能系统掌握水泥生产的整个工艺流程。两者获得的经验截然不同。”
“其实,我们专业的就业形势非常好,但对口行业往往粉尘大,又脏又累,很多同学不愿意去,他们更倾向于跨专业,坐办公室。”王文强说。
“心态决定状态。”于洪泽表示:“应届大学生首先要调整好心态,要认识到自己还不是人才,只是具备了知识,但知识还没有结构化的人,需要在实践中逐渐学习和印证。”
“不要好高骛远,只盯着工作环境好,福利待遇高的职位。只要沉下心,踏踏实实干,一份普通的基础性工作也能做得有声有色。”刘宁说。
事前了解企业信息和岗位职责,是起码的尊重
“你申请的是什么职位?”
“呀,不太清楚,我投的简历太多了,自己也忘了。”面对面试官的提问,一位应聘者面露愧色。
“面试前一定要认真准备,做好功课。”刘宁提醒:“投报任何一家单位,都应在网上或通过其他途径了解相关信息,把握关键点,至少要知道企业文化和所应聘岗位的职责,让面试官感觉你对这次面试是尊重的,彼此也会很舒服。”
“同样行业,不同企业的要求不同。比如同是做销售,快销品、耐用品和IT产品的销售是完全不同的。要特别关注公司的运作状况、发展前景和岗位的工作内容、性质、周围人员甚至上下班时间。”高旭峰说。
“一个对招聘单位一无所知的求职者,面试很难成功。”太原工业学院信息工程专业大四学生张欢欢介绍,面试前,室友蔡莹专门研究了招聘单位的试题,学习了相关业务知识,还针对公司性质准备了英文自我介绍,结果一面成功。
面试过程中,倾听和互动同样重要
“面试就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相互认识的过程。交流的双方是平等的,要避免任人宰割的心态,积极主动与面试官进行互动。”于洪泽表示:“应聘者要敢于说话,敢于提问,不能光答不问,完全没有问题的人,不是有思想的人。”
“面试没有标准答案,关键是在互动和交流过程中,考察应聘者的团队合作、沟通表达、逻辑思维、人际协调能力和气质形象。应聘者既要积极参与,逻辑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要换位思考,适时承认他人。切忌为了展现自身能力素质,而直接否定他人或压制其他同学发言。”于洪泽说。
“急于表现而忽视倾听,也是面试中常见的问题。面试官要求‘小组讨论时间为30分钟’‘不要把桌上的物料带走’,有些学生没有听清指令和题目要求,把时间搞错了,把试卷和笔拿走了。”刘宁强调:“倾听能力非常重要。如果你在关键岗位,听不清指令,就会造成很大损失。尤其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面试者应该认真聆听每个人的发言,一个不屑的白眼、一次不耐烦的扭头,都会被面试官看在眼里。”
放下沉重包袱,展现真实自我
一家企业的群体面试设置了一个8人一组的简单游戏,要求每个人抽一个号,然后闭着眼睛寻找自己的位置。游戏结束,只有一位始终紧闭双眼却最终站错位置的女生得到了工作。
“无论在职场还是在面试中,真诚永远是第一位的。”刘宁表示:“你是适合做领导者、协调者,还是时间的管控者,只要定位准确,把自己真实的实力和真正的性格展现出来,面试官是看得到的。如果套用技巧,刻意掩饰,反而会丢掉很多分数。”
高旭峰说:“将一个精心包装的自己呈现在面试官面前,或许会侥幸成功。但是,日后用人单位会失望地发现,你并不是他们需要的人;而你也可能感到工作不甚理想,这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是有害的。”
“企业之所以看重校园招聘,就是希望在一张白纸上描绘出美丽的画卷。你真诚地展现自我,企业也会真诚地给你回报。”刘宁说。
三个关键心理决定求职成功
在求职过程中,如果讲究技巧、善于思索,完全可以在求职路上找到“捷径”。笔者根据自己的求职经历,总结出成功求职的三个心理因素,供广大求职者参考。
亮出自己的长处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关键是能以长补短、“以勤补拙”。例如有的人可能学历不高,但却具备他人所不及的口才;还有的人可能年纪偏大,与用人单位界定的“年龄范围”相距甚远,但他却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出色的管理才干。或许你的某些长处正是用人单位所渴求的。如果你能把自己的长处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来,就有可能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不轻言失败
求职过程中,被用人单位拒绝是很正常的。其原因不胜枚举:要么是你的学历不够,或者所学的专业不完全对口;要不就是受年龄、经验等其它因素所限。可以说,除非你是“度身定制”的专才,招聘单位对你一见钟情的概率是少之又少的。关键是在求职过程中要树立信心,不放弃任何一次可能成功的机会,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任何用人单位都欢迎那种做事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人才。
先期进入角色
应聘前“未雨绸缪”,尽可能地掌握应聘单位更多的信息。进入面试阶段时,选择适当的时机主动出击,或者对招聘单位现有的经营提出一个更完美的改革方案;或者对公司发展前景作一番展望;或者谈一下,一旦被聘用,你有哪些能耐能为他们带来效益等。关键是要将话说到点子上,让招聘人员产生这样的印象:你虽未正式“登场”,但已经提前进入了角色。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难道不会对你刮目相看、情有独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