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信息港
网站首页 >> 面试宝典 >> 文章内容

加速晋升的8大良方

[日期:2016-10-20]   来源:海口招聘网  作者:海口招聘网   阅读:0[字体: ]

良方一、撑

在你的工作生涯中,可能会遇到在你能力(学识)之外的事情,使你一时感到无法处理和应付,针对这种事情,一定要慎重考虑,因为这是对你应变能力的一种极大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许会影响到你职位的提升,影响你通往权力中心的路。

在此种情形下,硬撑也是一种能力,因为在竞争中除了比学识和财力外,更要比耐力,咬紧牙关,渡过难关,前程将是一片光明。首先,我们为什么要硬撑呢?且来看下面一个实例。

位于台北市仁爱路圆环边的一幢已经成为废墟的大楼——财神酒店,近二十年来始终是有碍观瞻的台北标志建筑之一,也是众多鸿源债权人诅咒的对象。位处黄金地段的财神酒店,因为复杂的债权债务纠纷无法解决,任其荒废实在令人惋惜。三年前瑞和庭建设公司的老板,也是东和钢铁的副董事长侯博文以新台币29亿元的巨款标下这个标志物。众人本以为财神酒店很快就会以崭新的面目耸立在台北街头。可是,三年过去了,却毫无动静,为什么呢?

侯博文说:“三年前我们投资了29亿元标下它。但是各位想想,假如这么庞大的投资,还是只能盖容积率只有300%的大楼,无论如何都是划不来的,而更重要的是土地的利用价值也被贬抑了。因此,我们只有等待,等待什么呢?就是等容积率可达到900%的时机,也就是相当1平方米土地可盖9平方米。而改建后则可由原来的14层楼,变成31层的现代化综合大楼。等呀等,总算是黄天不负苦心人,终于让我们等到这一天了!29亿的资金投下去,每天光是利息的负担就是50-60万。三年来我们真是‘苦撑硬撑’,很多股东都受不了而要退出,若不是我硬撑到现在,早就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了!”

如今,侯博文总算是苦尽甘来,因为财神酒店即将浴火重生,而且是第一座获得容积奖励的31层大楼,它的身价自是不同凡响。据估计,9至31层的豪宅,每平方米的单价都不会低于100万,一楼则更将创下1平方米350万以上的天价。

要如此“撑”下去,的确需要非凡的耐力和信心,这也是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条件,许多伟大的理想或计划,往往因欠缺“撑”的耐力,以致功亏一篑。当然,忍要忍多久,撑要撑到什么程度?这就要考验领导者的判断与智慧了。

撑需要勇气,当然更需要能力(学识)。一个没有能力的人,是撑不太久的,因为现实中还是以能力为重的,而撑只是在能力以外的一种更高的境界,说到底,“撑”需要以实力为后盾,没有坚强后盾(能力)的人,是注定要失败的。有了一定的能力后,在一定的场景中,就可以适当地运用撑的手法,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创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就像上例中的侯总一样。另外,撑需要一种坚持到底的信念,决不能半途而废,要么你就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要在工作和与人交往中慢慢地学会忍耐,懂得忍让的重要性。因为要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去硬撑,这不仅要渊博的才识,还应具有一定的忍让力,不要让对方看出你是在撑,而是要给对方一种感觉,让对方觉得你能行,能为彼此的成功或盈利做出贡献。而在这个忍让、硬撑的过程中,还应积极地寻找出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要把自己局限于一个小小的范围内,堵住自己的视线,从而阻碍自己通向权力中心的道路。撑是一种能力、一种手段、一种不可或缺的胆识。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要学会何时去撑、如何去撑,把握撑的力度和程度,为你通往权力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

良方二、挖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在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后,并不一定就能成功,因为影响成功的因素是很多的,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要善于挖掘自己的潜力,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这样,你就会很快地接近权力中心。

或许你会问,人到底能有多大的潜力呢?这是一个很难做出具体回答的问题,因为人的潜力无法用一种具体的标准来衡量。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善于发掘自己潜力的人,一定会取得比其他人更多的成功。

在现代企业激烈的竞争中,想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且能取得一定的成功,就需要发掘自己内在的潜力,充分提高自己的能力。参加工作后,要不断加强技能知识的学习,认真钻研业务知识,虚心向富有工作经验的同事或领导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努力使自己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懂一行,并在这一行中干出实绩来。可以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你肯付出,就必然会有收获。

当你是初次进入某个企业,对一切还是一个未知数时,你就要平心静气地从零做起,认真学习,努力钻研,全力以赴,凭着自己所掌握的坚实的知识基础,加上对自己能力的分析与估计,找出差距,弥补不足,相信你一定会很快进入状态,并会在工作中取得很大的进展。

现代企业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情形,不少企业领导都为员工跳槽而烦恼,总是想方设法去挽留员工,但往往事与愿违,留人却留不住心。员工跳槽给企业带来了不利,加大了管理、技术、业务等诸多方面的难度。但任何事情都具有双重性,有老员工跳槽,就会有新员工应聘。从工作态度来说,老员工们往往会思想松懈,安于现状,而新员工有较强的表现欲,有高涨的工作热情。从工作能力来说,老员工有熟悉的技术、丰富的业务知识,但新员工谦虚好学,刻苦钻研,一般能完成工作任务,有能力的新员工甚至能带来先进的管理方式、工艺技巧以及业务关系。

那么,作为一个企业,如何才能做到充分发掘出员工身上的潜力呢?首先作为管理者,要明白员工最需要的是什么,要及时满足他们的要求,只有愿望得到了满足,他们才会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工作,企业也才能获得最大的产出和收益。其次要及时对员工进行技能的培训和专业知识的考核,提高员工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采取一系列有利于提高员工知识的措施,鼓励员工努力上进,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形成一种相互比拼、相互激励的风气,在这种风气中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挖,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不仅对自己是这样,对于一个企业也是如此。只有充分发掘出自身的潜能,才能更好地前进,才有更大的可能去接近权力中心;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但要发掘出企业内部员工的潜能,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潜能充分地运用到企业的发展中去,为企业的进一步壮大与发展服务。

良方三、找

找寻,在你的工作的前前后后都存在,这是一个很必要的过程,缺少了这个过程,你的求职/从业之路就是不完整的,至少不是太完整。就业前,我们是在苦苦寻觅一份工作;工作后,我们是在时刻寻找与他人的差距。这一番找寻,充分地体现了我们追求上进的心境。

在就业以前,我们都会去寻找工作,当我们在具有了就业意向后,我们的找寻工作就开始了。首先我们要找到适合我们所学专业的工作岗位,以便于我们发挥最大潜能,为我们铺就通向权力中心的道路。但这个过程并不像我们现在说的那样简单,这个过程中其实包含有很多的困惑,从这个过程走过来的人都能体会得到。在招聘会上,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单位或企业,这些企业和单位提出的工作条件是非常诱人的,可能你会同时遇到几家这样的招聘单位,你觉得都差不多,这就为你做出最后的决定出了一个大难题,如何去选择呢?静下心来,仔细查找这几家企业或单位的优缺点,如果可能的话,你可以去做一个实地的调查,用心去发掘、去查找,拿到第一手资料后,你就会发现该何去何从。在这个过程中,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对这个单位还没有一点儿的了解,就盲目地去与人家签约,一定要等到你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多少了解了这个单位或企业后再做决定。

当我们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后,我们会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工作,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当然这份激情是很重要的,但是随着工作的继续,你会慢慢地发现,你与别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很自然的,因为不同的人,掌握的知识也必定不同,各人有各人的长处。此时,你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急,从头来,做好准备,只要努力就很快会追上的。首先做些准备工作,记录下你的成就,从现在起开始着手做两套记录:一是记录/保存下来你新学的知识、掌握的技能、获得的经验,找出哪个方面的知识/技能与你的发展目标相关,建议你参考自己下一步职业发展目标的岗位描述或向职业发展顾问进行咨询。二是记录下来你所取得的成绩,对你工作肯定的评语和鉴定,或同事、上级、客户的表扬赞许之词,旨在证明你具备更高一级职位要求的素质。

其次,就是做分析比较,将你的这两份记录和你下一步要做的事情或职位要求进行比较,重要的是找到差距,制定并实施学习及提升计划。

再次,在和你的老板正式会谈之前,找顾问或朋友练习一下,使用你的记录谈判,听听他们的建议。准备充分后,再与老板交谈。这样,即使老板不会立即给你这个想要的职位,至少,你的想法能够说出来,对你也是有益的,一旦有类似的空缺时,老板头脑中首先会跳出你的名字。

接下来是找榜样,在寻求晋职的过程中,可找找公司的内部是否有类似的成功案例,留心观察:他们是如何获得领导注意的,他们如何展现积极的工作态度,如何参与到决策中,如何提出建议和自己的想法,如何处理压力,他们有怎样的关系网,他们的着装、谈吐、举止如何等等。但要记住,不要去刻意模仿别人,因为他们给你的毕竟只是一些参考意见,而你需要的是去分析什么样的人在这个单位才能有发展前途。当然,寻求职业生涯中的不断进步,还有许多其他的技巧和方法。在此提醒读者朋友,成功除了不懈的努力外,还要做工作和生活中的有心人。

良方四、问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困惑、一些需要我们解决的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你首先需要做些什么呢?

要会问、善问、敢问,这很重要,因为这是你获取信息的一条捷径,在你获得一份新工作或得到一个新职位时,在高兴之余,你可能会问自己,我该从何处着手和如何开始呢?这就表明你对这个职位或这份工作还不太熟悉,还存在疑问。而此时,你往往会选择去问以前的老同事,从他们那里获取你所需要的信息,因为这样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和获得大量现实可靠的经验,如此以来,你就能更快地融入到你的工作和角色之中。

问是一门艺术,如何组织你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你是否能获得你想要的所有答案。会问的人,总是善于组织自己的语言和思维,能够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意思,从而充分获取信息。一般来说,询问开放式的问题,就是能鼓励对方发言,可从对方身上获得充分信息的问题,通常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那么,什么是开放式问题呢?一般认为,如果问题中包含以下的字眼,就可以说是开放式的问题:

谁(who);什么(what);何时(when);为什么(why);哪里(where);如何(How)。

开放式问题,代表你真心想知道对方对某件事情的意见,你不仅是为了带动话题而鼓励对方说下去,更是为了给对方充分表达自己对所提问题的看法、观点和感觉的机会。开放式问题通常会带出更详尽、更具体的答案,只要你问得得体,表达确切,对方提供的答案和坦白程度将超过你的想象。

当然,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用上述几个字去问问题,就一定会成功获得足够的信息,谈话的乐趣和挑战也正在于此。由于你所处的环境不同、问话的对象不同,所以采用的方式必然要有所区别,这就需要你去发现、去调查。总的来说,在问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封闭式问题。上述提到了开放式问题,那么与之对应的就是封闭式问题了,如果你的问题,对方只需用“是”或“不”就可以回答你,那么这个谈话就失去了预期的效果,你将很难获得你要的信息。

2、用正面的措辞。问题的措辞一定用肯定的语气,而不要用模棱两可的词语,这是因为:其一,对方还不够了解你,对你的性格和想法还一无所知;其二,对方可能有顾虑(对方自身的原因)。这样的话,对方在回答你的问题时就难免会有保留。而用肯定的语气会使整个谈话过程、气氛比较顺畅,毕竟交谈需要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出发。比如说,不要问人家:“对于××,你不喜欢哪一点?”而要问:“对于××,你觉得哪里还需要改善?”尽量避免问:“我哪不对(做错)了?”而应说:“我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或“要该如何做得更好?”

3、问题中心不要一直围绕在自己身上。你询问别人,是为了获取你想要的信息,假如你总是把话题绕着自己打转,会让对方感到厌烦,你应该多谈对方关心的事情和关于他们从事某项工作时的事情,这样,对方会觉得你很尊重他的经验和建议,也就愿意为你提供更多的信息。

4、不要问及敏感性问题。当你进入一个陌生的工作环境中去的时候,你可能会迫切想知道工作环境中同事或顶头上司的一些情况,于是在与某些同事交往的过程中,你就可能会提及此事。但是,当被问及某些个人隐私或人们对顶头上司的看法之类的问题时,人们往往具有一种本能的自我防卫心理。因此,如果直接提问,会引起很高的拒答率,对方还会产生一种对你防备或警戒的心理,使你既得不到你想要的答案,又会影响你在同事心目中的形象。所以,如果有必要的话,最好等到你与某些同事熟悉以后再采取某种间接询问的形式,并且语气要特别委婉。

5、保持真诚的态度。在工作中,要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就需要真诚,对你的同事、上司、下属都应真诚,因为这将决定你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用你的真诚去融入他们的行列,他们会觉得你很可靠,自然而然他们就会回答一些你的问题,这样你就可以获取你所需的信息并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让你受益匪浅。

良方五、听

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懂得怎么争取想要的结果。而在争取的过程中,如何才能胜券在握?做个好听众十分重要。

你可能会觉得,听人说话有什么难的?但你真正了解什么是“听”吗?听别人说话,也是一门学问。倾听,是乐于真心聆听他人的谈话内容,因为只有专心听,你才能领悟到别人的想法与感受,只有这样你才能根据每个人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以获得他们的支持。

那么,怎样才能做个好听众呢?诀窍是:先鼓励他人说。但重点是,在你听别人说话的时候,要让对方觉得你不仅尊重他们,也尊重他们的想法。专心倾听对说话者来说就是种极大的肯定和鼓励。鼓励对方谈他想谈的话题,你渐渐就会了解有关这个人的种种情况。

听别人说话,要用整个身体去听,把身体坐直,微微前倾,双眼注视他的脸,观察他的肢体语言。除了用你的耳朵之外,还要用你的眼、你的脑、你的心、你的全身去听。听他的弦外之音,听他的感受,听他话中的真义,设法真正理解和全面吸收对方所表达的信息。

一个人说话时,除了说出的字句外,加上手势、表情等身体语言,才是要表达的全部信息。说出的话和做的动作互相配合,更能加强整体的效果。听别人说话的时候,要留心对方发出的微妙信息,并用心解读,看你能否了解它的真义。仔细观察对方的表情:微笑?蹙眉?眼睛注视的方向?这一切都是他所要表达的信息的一部分。另外,语句之间的停顿,特别值得注意。假如对方顿住不语,且让沉默延续下去,千万不要打断对方的思绪,或是帮助、提醒他,要让他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把话说完。

我们需要提醒你的是:在听别人说话时,不仅要专心倾听,还应该做出积极的反应,这样,说话者就能根据你的反应适时调整自己的思路,那么,什么样的反应和举动才能更好地引导说话者更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呢?

1、点头示意。一面听对方说话,一面不时点头,表示你听到对方所言,而且了解其意(尽管这不一定表示你同意他),并示意他说下去,你也可以在听的过程中穿插“嗯”、“是”、“这样啊”表示肯定。

2、重复内容。要是你想请对方再详细解释谈话中某一方面的内容,可以把你刚才听到的话再重复一次,对方就会明白你大概在这一方面不清楚或不明白,你可以说:“如果我没听错的话,你是不是说……”或是“我想再确定一下,你刚刚说的是……”

3、问后续问题。如果对方提到你有兴趣的事情,不妨再追问下去。他人的构想、思路,都值得你探索和聆听,不要动不动就转移话题。

4、专心听。集中注意力,专心听对方说话,设法心无旁鹜。给对方充分表达、把话说完的机会,同时克制自己想发言的冲动。尤其是在与上司或领导交谈时,一定要专心致志地听,思维跟上领导的思路,即使你发现对方说的不对,也要用心去听,这是最起码的尊重。等到你的上司或领导说完后,你再进行提问或就他的发言发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5、别妄下结论。让对方提出自己的想法,不要妄自提出自己的观点(尤其与对方观点相悖时)。在你衡量对方的意见时,不要流于主观。此外,也不要强迫别人接受你的想法。把你的成见和说法,尽可能先放一边,你才能捕捉得到对方的思路。

6、让对方信任你。如果对方向你吐露秘密,你就有义务让对方保持这份信任。在任何情况下,信任都是人与人之间最有力的联系,也是实现良好沟通关系的基本条件。你一旦赢得了他人的信任,一定要更加努力,不负人家的托付,因为信任关系一旦破裂,要想恢复是很难的。

7、控制自己。要是对方说了你不赞同的事,也得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激动,也别发怒,而应该把你原先的思绪、担心的事、成见等等先放一边,因为现在你们是在沟通,你眼前的这个人最重要。

8、不要中途接电话。和别人谈话时,不要因为中途接电话而打断对方,这样不但相当失礼,而且还打乱了谈话的顺序,浪费别人的时间。这样既不利于双方的沟通,也不利于信息的收集。

正如普雷斯顿所说:“每个人都学过如何谈话,但是还没有人学如何去听。”听是一种必须着力培养的技巧。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许多组织中的经理们要接受高效倾听训练,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积极的倾听者的原因。

良方六、悟

何为“悟”呢?从“悟”字的字体构成来看,左边是“心”,右边是“吾”,即自己。也就是说:悟,必须与心相关、与自己相关。不是停留在“认识”的基础上,而是以自己的心来“悟”清有关“道理”。在人际交往中,人们要时常考虑到他人怎样认识自己,这样,人际交往中的相互认知,就不单纯是对他人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还是了解他人如何认识自己,是相互镜像反映,是一个双重的、互动的认识过程。这里,人们了解和考虑他人如何认识自己,并由此进一步认识自身的过程,就是悟的一种方式。人际交往虽然与打仗不同,不过以省悟来达到“知己知彼”对于积极的和友好的人际交往也是很必要的。

在你的工作生活中,要与人交往,这些人包括你的同事、朋友、上司等等,那么你难免会听到或收集到一些“隐意”的话,如何去理解这些话,那只有靠你的“悟”了,你要告诉你自己,你有权力获得成功;提醒你自己,你有能力、有必要领悟这些“隐意”的话。否则,你通往权力中心的路会到此为止。

悟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的,没有任何防备中的做法,在寂静之时,独步或散步的片刻,悟自会出现。许多事物在这时会变得分明清澈,充分暴露出来,使人想到一些其他时候不易想到的问题,人生的许多道路、走向,甚至重大的决定,很容易在这种看似轻淡的时刻出现,这是很重要的时刻。另一种是出于人为的需要,知道某些事,或某种情况下,人必须静下心来,调整情绪,让偏差消失,使位置回归,这是一种寻找,是人在认识到危险或错误以及困境的情况下的一种最正确的做法,许多有用的想法、正确的决策,都会从中发生。

悟使人从复杂的现实现象回到直觉与理智的状态中,不再受自然万象的影响,排除干扰,甚至是抛弃自己最执著的东西,放下自己热衷的事物,进入一种无人之境、无为之态,在自由自在的情绪中发现那个真自我。

我们平日的心,总是被许多无谓的事与妄念包围着,这使我们在很多时候无法做该做的事,陷入琐事的重围。我们知道,我们的生活往往由于心上的负重与混乱而不能再有分明的选择。尤其是在许多重要的时刻,带着一颗沉重而又不“洁净”的心,是无法做事的。因此,清理心境,放下心来,往往就成了一条出路。这个时候才容易澄清繁乱的世象,靠近事实。如清晨一觉醒来,心里空空洞洞的,而许多事,却在这个瞬间已被料到、想起、纠正,甚至有了自然的安排,这时候的心才能发挥出最有效的功能。

佛教与道教都是讲悟性的,宗教讲的悟与平常人的不同:前者时时刻刻都在反省自己,随时地保持着静心的状态,以使万物澄清而不使心绪混杂。而平常人的悟,却不用这么费劲,只要冷静下来,让心松驰,抱着诚恳的态度,心就会像眼一样明亮起来,发现许多问题,那些一时的、虚幻的、不真实的现象,在这种静悟中就会被分辨出来。

悟是使人们达到“超凡入圣”的手段。时时养成悟化的习惯,人才会发现那些盲从而徒劳无益的事物,纠正自己生活与事业中的偏差,躲过即将来临的险境,避免因盲从而陷于无谓的纠缠中。对于一个做大事、立志长远的人,常悟显得更为重要。事由心生,把握好心境,往往是成功者的关键所在。

因此,人除了具备智慧以外,还要具有悟性,从而放散自己的智慧,最大限度地发动内在的生命力,通过悟来充分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协调自己,从而把自己推向权力中心。

良方七、拼

生活中,你是一个强者,还是一个弱者?你对你现在的职业和地位满足吗?除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外,你还需要一种搏击精神,通过拼搏,提升你自己,在拼搏中壮美你的人生。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成就都不是天造地设的,没有一样不是经过艰苦奋斗得来的。

努力拼搏的结果有时候恰如所愿,有时候则与预期相差甚远。不过,不论发生什么后果,只要你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你会了解如何跨出去、如何奋斗、如何感觉自己的力量和野心,而且知道不论你去哪里,你都会到达,这是因为你已经有了拼搏的勇气。

经常听到人说自己不是“有创造力”的人,好像创造力天生垂青于别人似的。事实上,创造力源于不懈的努力。创造力是面对驳斥和暂时的失败,以及知道失败存在于许多方面——生活、工作和爱情时最宝贵的教训。此外,就多方面而言,创造力是克服障碍与挫折之后的出人头地,是把苦难当砖瓦,借以营造成就。

你不必嫉妒别人的成功——只要你努力开发自己的潜力,就不必羡慕别人了。你的能力,能把你提升到你应处的地位,使你的人生多彩多姿,使你自己有创造幸福生活的权力,这是你对自己应尽的责任。

聪明不是天生的。事实上,上帝公平地给了每个人一个发挥不尽的聪明脑袋,就连爱因斯坦等非凡人物,也只不过用到它的不足10%。谁能用后天的拼搏把自己的智力及外界的一切有利资源发挥到极限,谁就可以成功,正如白领精英吴士宏,通过她的《逆风飞扬》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在学校吴士宏是一个好学生,由于感情用事,没参加高考,她的大专文凭是通过她准确地判断形势,科学地选择道路,精确地计算时间,以及玩命地自修拼来的,这为她选择新的生活方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大自然的不变规律,人生活的最大价值在于不断向未知冲击、向不足挑战、向困难发起进攻,在于创造全新的生活,在于竞争,在于用拼搏去接近成功。吴士宏从一开始进入IBM工作,便以“一切都要做最好的!”作为自己的工作信条。她说:“这个成绩我不太满意(微软给她一年多的工作综合评分‘良’),对于习惯了‘优’的我来说,无法忍受这个评语。”也正是她这种风格帮助她涉过一次又一次险滩,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一次又一次的辉煌。当然,只有争强好胜之心还是不够的,还要会利用和创造有利于目标实现的资源和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并努力地为之付出实践。

超人的吃苦耐劳精神对于任何一位想做出不朽成绩、想做出一番伟大事业、想创造出不同凡响的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素质。“梅花香自苦寒来”、“天上不会掉下馅饼”、“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说的都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吴士宏是一个非常用功的人,比如她利用半个月的工余时间,没日没夜地学习完全不懂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以及程序设计,并通过了“过关”考试,被破格录取为IBM的技术人员。又如,为了最早得到一张自学考试 的英语大专文凭,她也是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分秒必争地苦读,甚至为了多一点学习时间,情愿与别人调换长期值夜班。这是一种强烈成功的愿望和愿意为成功付出无条件的巨大代价的行动的体现,这需要有超常的毅力和非凡的意志,有这样的精神,你说她能不取得最终的成功吗?世界的精彩正是由这样一群努力拼搏的人主宰的。

朋友,你想成功吗?你想尽快接受或达到权力中心吗?那么,在拥有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前提下,你还等待什么呢?“皇天不负苦心人”,用你的努力拼搏去实现你的人生理想吧。

良方八、学

人从出生到死亡,要学的东西有很多很多;即使你用尽毕生的精力和时间,也不能学尽所有的知识。于是,“活到老,学到老”便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句至理名言。

在现实的工作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交往、合作和竞争,因此,单纯学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你还要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首先,要学会听取别人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尤其是批评的意见和建议,这有利于自我的反省与总结。你应该在平时多多留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对自己的建议,尤其是那些经常与你联系交往的人,因为他们对你比较了解,能够发现一些你自己觉察不到的弱点或缺点。当他们对你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某些缺点或建议时,你一定要保持冷静,因为这对你有好处,你要从他们的批评或建议中学会反省自己、完善自己。

其次,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学会认识自我,不与他人交往,是很难正确认识自己的;也就是说,人们在交往中看到了他人的所做所为,对他人有了一定的评价和认识,同时又经常拿他人和自己做比较,进而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学会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认识他人进而认识自己的不足,这对每个人,尤其是对青年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再次,要学会耐烦。成大事者必须学会耐烦才能把难做的事做下去,把没有希望的事办成。

能忍耐一次,就能忍耐三次,这种本事一变成习惯,就会奠定成就大事业的基础。这种“耐烦”的本事,年轻人尤其应该学到,不要说你年轻气盛而“做不到”,那只是一个托词,你应该意识到这一点:越早学到,越早获益。

至于如何培养“耐烦”的本事,这并无捷径可走,也没有速成班可学,这是个人意志培养的问题!换句话说,你只要在碰到“很烦”的事情时告诉自己一定要忍耐!然后仔细地、耐心地、理智地分析该如何做这件事,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慢慢地,你便有了“耐烦”的本事。

最后要学会忍受,这是十分重要的。在现实的工作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困难与挫折、非难与排斥,如何去处理此类事情,最佳的做法是要学会忍受。

我们不仅要忍耐和克制自己的妒忌心,而且也要忍受住他人对自己的嫉妒。这就是说,在自己取得一定的成绩,而别人以各种方式嫉妒自己的时候应该不为这种嫉妒而改变自己正常和自然的生活与行为方式。而应当以科学的态度认识这种嫉妒,千方百计地忍受住他人的嫉妒。

应当承认,在自己有一定的成绩之后,受到他人的种种嫉妒是十分难受的。本来是自己通过努力,辛辛苦苦得来的一点成绩,却反而招致如此的对待,特别是那些恶毒的诋毁和诬蔑,有时实在让人受不了。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往往会干脆放弃自己的追求,使自己停留于一般和平庸,混同于普通,甚至是落后。有些人在这种嫉妒的压力下,不得不缩回了自己刚刚施展开的手脚,压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从而在这种嫉妒的压力下垮了下来,失去了通往成功和权力中心的机会。

为了能够尽快地获得成功或接近权力中心,你必须学会忍受他人的嫉妒,这就需要你以一种耐心、积极的方式去理解他人虚假的、消极性的挑刺。对方的用意是妒忌、否定和攻击,而自己的态度是学习、接受和转化为动力。在此,你甚至应该感谢他人的这种挑刺。正是这样一些挑刺,可以使自己不至于因成功的喜悦而冲昏头脑,不沉迷在一时的荣誉之中。另外,还可以从他人的攻击中看到自己的不足,认清自己前进的方向和目标。这样去对待他人的妒忌,你不但不会有气愤和沮丧,而且还会从中获取向前奋进的力量。

相关评论

求职招聘首选
            海口人才网www.haijob.com

特别说明:本站所有资源转载自互联网,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5403207@qq.com,我们将尽快处理。